时大彬(1573~1648),又称时大宾,号少山,徽州婺源人。时大彬从13岁私塾结业后,就开始捏作紫砂壶。当时供春已是八十多岁的老者,在某年某月某时,碰到了时大彬,觉得他有潜质,就招入门下悉心指导并成为关门弟子。时大彬全盘继承了供春的捏塑法制壶技巧,他对紫砂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他还自行其是,采用拍打成型“围身筒”的方法制壶,他不仅增加了紫砂壶的品种类型和象形装饰,他还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他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品,从而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即使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因为当时茶风盛行,茶人茶客对壶艺要求很高。明代遗民周容《宜兴瓷壶记》一文说“时为人敦雅古穆,壶如之,波澜安闲,令人喜敬。”虽寥寥数语,然这样的评价却使时大彬的一派儒雅形象跃然而出,这已不是在人们头脑中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人的气质与形象,对时大彬能有这样高的人物品鉴,也可从一个方面说明紫砂壶在晚明一代江南文人雅士心目中及生活中的地位与意义。
紫砂壶是中国一种传统品茗工具,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其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明代中叶以后,唐宋饮茶之风再次在江南士大夫中兴盛,于是,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于一体的紫砂壶文化,应运而生,并成为茶文化的标志。尤其是明清以后,紫砂壶已成为茶文化的象征,它浸泡着儒家学术、道教思想、佛教文化……;所以,品茗更多的是品文化。尤其是爱茶嗜茶者认为,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茶壶使用越久,泡出来的茶越香越醇。因为紫砂壶有吸色吸味的特点,所以还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
古今文人茶客玩壶,视为"雅趣”,参与其事,成为“风雅之举”。于紫砂壶的评价是:“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时大彬壶艺高超,在明代就享有盛誉而多见于文人记述。明代茶人许次纾《茶疏》中有:“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之誉。徽州休宁人吴骞《阳羡名陶续录》中诗曰:“曾阅沧桑二百年,一时千载姓名镌。从今位置清仪阁,活火新泉活夙缘。”徽州茶人汪士慎在收到时大彬的“梅花式”壶后,欣喜若狂并即兴赋诗曰:“阳羡茶壶紫云色,浑然制作梅花式,寒沙出冶百年余,妙手时郎谁得如。感君持赠白头客,知我平生清苦癖,清爱梅花苦爱茶,好逢花候贮灵芽。他年倘得南帆便,随我名山佐茶燕。”
从明清两代的文人笔记、诗词文章中,我们能够看到众口一词的对于时大彬的溢美之词,这些赞誉不但匹配时大彬在历史上的定位,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时大彬其人提供了想像的空间……